OA办公系统 数字化校园系统 信息公开 校友服务 邮件系统 加入收藏

电信工程学院召开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汇报会

来源:电信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:2018-1 发布时间:2018-12-11点击数:

来源:电信工程学院             发布时间:2018-12-11

 

       本网讯(通讯员 史薇 文/图)12月6日,电信工程学院召开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研讨会。副校长宋移安、机电工程学院彭琪波教授、软件工程学院孙俊教授及电信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参会,会议由电信工程学院院长赵继红主持。
       会上,首先由大数据、云计算、通信技术、电子信息工程四个专业的专业负责人汇报专业建设思路与规划。饶志凌老师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发展现状、学院大数据专业的建设过程,开展线上“跟随式实境编程”和线下课堂多种方式穿插的混合式教学方式,提出“大数据实验室+数据中心+创客工作室”和按照悉尼协议的内容进行专业内涵建设思路。云计算专业负责人谢永平以“人工智能+云计算建设思考”为题,阐述了人工智能的界定、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关系,并提出2019年专业建设措施:一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,引入人工智能导论等课程,加大程序设计类课程比重;二是创建学生工作室,选拔优秀学生进行人工智能课程研究学习,主要包含微信小程序及人脸识别技术;三是引进及培养师资,进行人工智能领域学习;四是联合企业深度融合支持专业建设。朱珺老师根据5G通信发展背景,将通信专业人才培养主线转为“5G通信接入网、承载网”技术方向。通过加强与烽火集团、大唐移动等知名企业的校企合作力度,修订人才培养方案,重构课程体系,结合电信学院华为网院、思科网院资源,在通信技术专业开设数据通信相关课程,增强师资力量,组织专业教师赴烽火参加光通信相关培训并考取相应证书,整合实验实训条件等手段,实现专业转型优化。李珈老师针对电信专业近两年招生人数有所下滑的现状,分析了存在的专业方向不明确、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、就业岗位吸引力不强几点问题,提出了在教学中借鉴“少儿编程”培训模式,以智能芯片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定位,依托与联想集团的订单班合作协议,引入企业优质资源,打造教学一体化课堂的专业改造思路。
       会上,与会人员讨论热烈,形成共识。认为随着人类社会从信息化向智能化发展,智能应用正在深入到各行各业,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需求具有持续性、长期性,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。应该尽快推进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各项工作,积极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,实现与企业、行业的对接,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,根据学院自身条件与优势,制定有特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。
       最后,宋移安副校长作指导性发言,对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工作提出七点要求:一是要积极响应国务院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、教育部《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》等文件,各专业按“人工智能+X”复合专业模式发展;二是要从教材编制、课程资源建设着手,各专业主干课程教材要纳入人工智能内容;三是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,与行业、企业对接,充分发挥行业、企业主导作用;四是要推进普及教育和实践,做好创新创业教育,创建“学生工作室”;五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各位教师要注重学习、更新知识,将人工智能知识与本专业对接;六是要做好社会服务与研发,“理实创”一体化;七是要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新的教育模式的研究,重构教学流程,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多维度综合性智能评估,根据学情分析和学生学业诊断,实施因材施教。
       此次会议的召开提高了教师们的思想认识,明确了专业建设方向,对专业群建设有着良好地指导作用。接下来,电信学院将从工智能相关专业的申报、人才培养方案编制、实训室建设、师资队伍建设等方向积极落实各项工作。

责任编辑:毕小艳

责任编辑:毕小艳

打印本页
"; var footstr = "
"; var newstr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Name(printpage)[0].innerHTML; var oldstr = document.body.innerHTML; document.body.innerHTML = headstr+newstr+footstr; window.print(); document.body.innerHTML = oldstr; location.reload(); return false; }